百人表彰

陈瑛

陈瑛,女,汉族,1933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副研究员(名誉研究员),1960年毕业于山西农学院,当年分配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工作至今,从事谷子科研工作。

(1)主持主持国家、省级重大科研项目10余项,主持育成晋谷21号、晋谷20号、晋谷10号、晋谷49号等14个不同生态类型谷子新品种,其中4个通过国家级鉴定,9个通过省级审(认)定,2个通过成果转让。尤其是1991年育成的优质谷子新品种晋谷21号,以其突出的优良品质,受到广大消费者热捧,种植面积连年扩大,审定以来,在我省年种植面积占谷子总面积的80%,目前在山西、陕西、河北、内蒙、新疆等地推广应用,成为我国西北黄土丘陵地区的主栽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650万公顷以上。她研发培育以其为原料优质小米的“汾州香”于1995年被评为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1999年在中国国际博览会上被认定为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晋谷21号以其独特品质优势迅速占领市场,“汾州香”、“檀山皇”、“汾都香”、“析城山”、“晋谷香”、“香粥王”等数十种小米品牌陆续成为山西省或国家著名品牌,使山西小米商品化程度跃居全国杂粮之首。晋谷21号育成成为谷子育种史上的重要里程牌,是谷子高产育种向品质育种一次质的飞跃,以其为亲本育成晋谷57号、长农35、汾系21A6等不同类型品种30-40个。

(2)思路开阔,开拓创新。2002年,她带领团队人员将选育的早熟优质谷子新品种“余三”的开发权于成功转让给山西省偏关县,获直接经济效益10万元,其小米品牌“塞上小金米”很快投放市场,填补了我省高寒地区优质小米开发的空白。2010年将晋谷40号优质谷以50万元转让给汾阳市龙头企业汾州香米业有限公司。退休后,在科研经费短缺,专业人员少的情况下,她带领课题组人员克服重重困难,在谷子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方面不断探索中前行。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历经了“利用化学杀雄技术进行杂交育种、光敏不育系两系杂交选育、核质互作三系杂交育种探讨以及高度雄性不育系两系杂交选育”四个阶段的探索研究。由于缺乏理论基础和正确的理论指导,在操作上只能仿效其它作物同类研究之后尘,以致经常陷于误区,加上经费支持断断续续,与课题组人员携手一路攻坚克难,取得了高度雄性不育系两系杂交选育突破。选出较稳定的质优、柱头发达的不育系、优良恢复系以及优势杂交组合。如今她已八十八岁高龄,依然关注和指导谷子课题组杂交种选育工作,杂交种选育向优质高产目标奋斗。

(3)竭力农业科研成果应用。她深刻领会到,搞作物育种研究,育成一个品种并不难,难的是育出的品种能否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她带领的团队选育审(认)定品种有20多个,可在生产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不到10个,主要是农民不认可或不符合市场要求,晋谷21号,农民爱种,城乡人民喜欢吃,谷子小米价格好,企业需求量大,推广面积越来越大,经久不衰。她不仅注重选育优质新品种,推广工作也不放松,每年关注晋谷21号原原种的繁育工作,为省内外种子公司及谷子主产区原种繁殖及生产用种提供技术指导,使其在市场上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如今,她虽近90岁高龄,不管是小米企业或是谷农遇到技术难题,她都有求必应,耐心讲解,为民排忧解难。她热心为平遥、介休、岚县等地无偿提供科技服务,山西科技报采访并报道,她以老骥伏枥的精神为我国谷子生产发展和科技事业继续做着新的贡献。

她在谷子科研工作岗位上奋斗了七十余载,把毕生的精力和智慧倾注于她(4),老骥伏枥,守正创新农业科研事业结硕果。热爱谷子科研事业,为山西省杂粮产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收获了累累硕果:晋谷21号选育及推广应用先后于1994年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9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7年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于1992年被评为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银质奖(最高奖)。曾多次受山西省农科院、省委、省政府表彰,先后被评为所、院、地区先进工作者、山西省总工会优秀女科技工作者、模范知识分子、劳动模范和模范党员。1993年成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终生获得者,2001年被评为山西省科技功臣,2004年被评为吕梁市科技功臣。

退休后发表的主要论文有:

陈瑛. 耐旱谷子新品种晋谷20号的选育及推广. 全国粟类作物,1991(2),获优秀学术论文证书; 

陈瑛. 谷子化学杀雄及杂种多代利用的探讨. 山西农业科学,1992(8):10~11. 获优秀学术论文证书.

陈瑛. 晋谷21号的选育及推广前景. 山西农业科学,1992(12):7~8. 获优秀学术论文证书.

陈瑛. 北方地区谷子新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的研究. 国外农学—杂粮作物,1993(3):19~21.获优秀学术论文证书.

供稿编写《富民要术》丛书之二十八—“汾州香小米富华夏”;《山西省农作物实用技术》;《几种农作物栽培技术》等。

  • 欢迎关注中国老科协微信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zglkx20151020